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小学 >>小升初 >>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检测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21


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检测
姓名          班级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6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2、  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6分)
                                                                  
                                                                 
3、  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6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7分)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开头十四字,“冷冷清清”写的是              ,“惨惨戚戚”写的是           
        ,表现了词人                                       。(6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             描写,既写了                     ,又写了                  。(5分)
6、请简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的妙处。(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2分)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容?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7、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4分)
8、翻译下列的句子(8分)
①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②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四、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12分)
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9、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4分)
                                                                
10、请就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9分)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1、第一句中“铺”字换用“照”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
                                                              
12“可怜”意思是                   (2分)
13、根据诗意,写出作者所抒发的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4、这两首诗采用了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10分)
七、默写(24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连峰去天不盈尺,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                                
5、沧海月明珠有泪,                              
6、问君能有几多愁?                                   
7、独上高楼,                              
8、执手相看泪眼,                           
9、今宵酒醒何处?                               
10、                 , 秋水共长天一色。
11、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1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答案:
1、  略。
2、“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3、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4、外在环境、内心情绪、空虚寂寞悲苦的情怀。
5、细节(动作)描写、细雨的声响、 灵魂的孤苦
6、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的纷繁,说不尽的思绪,用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了。“愁”字之外,到底还有怎样的心情呢?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戛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
7、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议论
8、①百种忧虑影响他的心绪,万件事情劳累他的形体,心绪波动,必然耗损他的精神。
②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生的艰辛磨难,又何必去怨恨那秋声呢?
9、“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潜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词写得是桃花。
10、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1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用“铺”,这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贴着地面照射,用“铺”更贴切、形象;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12、可爱
13、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或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之情。
14、这两首诗都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崔诗用“人面”“桃花”作为线索贯串,通过去年寻春艳遇和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写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继而用“泪满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相当动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说教材ppt课件
苏教版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笔落惊风雨》教学建议ppt课件
苏教版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笔落惊风雨》专题ppt课件
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检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练习
苏教版必修三、四语文默写练习
《不求甚解》《不要秘诀的秘诀》作文练习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教案1
子江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必修四)
2007年人教版必修四高一语文第四模块第二四单元测试
2007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必修四)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